2014-12-29
黃德祥╱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所所長
隨著國民黨的敗選、柯P當選、新任台北市教育局長的任命,以及教育部的強勢作為,十二年國教的紛爭再起,這實在是台灣教育的大不幸。
教育的道理其實很簡單,有良好的課程設計、優秀的師資、用功學習的學生,加上優質的教與學環境,以及家長的支持與配合,教育大致就成功了。很可惜,教育部的十二年國教走錯了方向,沒有朝課程、師資、環境、家長及學生各方面去做革新與改變。主其事者,以為改變了升學制度,就可以達成教育目標,結果愈改愈亂,直到今日難以收拾。
對家長而言,他們只希望自己的小孩能進入心目中的好學校就學而已,如果進不去,只要給個道理即可。可是今年開始實施的十二年國教卻意圖打破既有框架,強迫家長接受教育部給的方案,但台灣的高中、高職,各校的歷史、傳統、師資、環境、課程、學生表現與學校聲望,今年與去年幾乎沒有改變,明年也會相去不遠。可是升學制度驟然改變,又無法使考生及家長心服口服,當然怨聲四起。套一句新北市朱市長的說詞,「十二年國教走錯方向,政府對不起今年的考生及家長」。九合一選舉執政黨的全面潰敗,就是民怨的發洩。
如果純從學術及理論的觀點來看,教育部今年所推的十二年國教方案,宛如「國王的新衣」,只在滿足「國王」(馬總統)限期在一○三年實施的政治目的而已。整體配套措施不充足、制度設計上有缺陷。但「國王」及「國王人馬」卻一意孤行,造成今日嚴重的後果。目前社會上,甚多家長及學生對今年的十二年國教不只「怨」,更多的是「恨」。十二年國教如果沒有誠實認錯,不只今年亂,明年還會再亂。
就以基北區的「超額比序順序」來看,就異常複雜與紛亂。這樣的比序順序,學理根據何在?連教育部也說不清楚。今年十二年國教最嚴重的出於學理上的謬誤,教育部所設計的方案,企圖達成「德、智、體、群、美」的五育目標。因此壓縮傳統及世界高中教育最重要的「智育」項目。問題是「德、智、體、群、美」是分立,且不同屬性的教育目標,欠缺相同的比較基準。
以今年十二年國教的「德育」比序項目來說,主要有「服務學習」、「幹部經驗」、「獎懲紀錄」等,但基北區只採「服務學習」一項。即便「服務學習」、「幹部經驗」、「獎懲紀錄」都納入,就能衡量一個學生的「德性」嗎?真正有品格的人,以西方學理來說,是要「知善」、「樂善」與「行善」,最基本的「德育」,是成為一位「善良的人」,只採「服務學習」一項,反而不少人是因「服務學習積分」而服務,是在製造「惡行」與「惡念」而已。再以當前的社會結構來說,有「擔任幹部」的領導經驗,固然值得嘉許,但是在團體中,不強出頭,具有團隊精神,順從領導,不是更是這個社會所需?
其他十二年國教的超額比序項目與程序也都問題重重,需要嚴肅、審慎、即時的面對,整體加以改進。國民黨大潰敗,證明十二年國教不得民心。應由行政院逕行宣佈暫停教育部的十二年國教,並以去年的高中職入學方式替代,以三年做準備,全面實施高中職學區制,才能長治久安,安家長、考生及社會大眾的心。高中職學區制事實上是世界各國延長義務教育的主要模式。如果無法誠實面對今年十二年國教的謬誤,只能說是國家社會的大不幸。
0 意見:
張貼留言